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集团首页 公司产品 实习实践 正文

千亿球友会关于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来源:球友会时间:2022-04-22点击数:

为进一步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和富有公司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员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有三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大爱情怀、有扎实理论基础、有合理知识结构,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推进公司内涵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增强员工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全学程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理论教学体系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特点突出,开放式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要坚持目标性原则,紧紧围绕公司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坚持系统性原则,使体系内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和协调统一;坚持课程化原则,将实践教学的各种环节以课程形式进行组织、实施和管理;坚持开放性原则,增强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坚持全程评价原则,对员工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考评、控制、反馈。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分教学实践环节、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板块。

1.教学实践环节

教学实践环节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实习(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军事训练及入学教育、劳动教育等。

1)实验教学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分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科学设计基础性、综合设计性和创新性三个层次实验项目,增加实验数量,提高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比重。大力建设开放实验项目,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课程结构。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相关课程教学任务之后独立开设的实践性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员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的能力,是对员工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是员工必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训练。相关专业,特别是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计算机类等理工类专业应安排相应的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学时、学分可根据专业需要自行确定。

3)专业综合实训

专业综合实训是在专业范畴内对员工专业核心能力或者整合的若干项核心能力的训练与强化。通过专业综合实训,促使员工完成对之前所学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再认识,达到更高水平的认知,着力提高员工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各专业要根据本专业的核心能力设置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可以与核心能力一一对应,也可以是对若干项核心能力的综合训练。

4)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老员工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认定员工毕业资格与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各专业的本科员工都必须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其中实践性强的专业可根据专业方向采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创作(展演)与设计(创作)报告相结合等方式。各公司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启动,学时学分根据《普通高等公司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公司的总体要求设定。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程序主要包括选题、任务书下达、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作品展(实践性强的专业)、论文(设计)评阅、答辩、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等环节。全校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公司统一部署下,由教务处、公司、教研室、指导教师分级落实完成。

5)实习

实习是有效提高员工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习主要包括认知实习(见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认知实习(见习)、生产实习、专业考察、专业实习等,可以独立设课,也可以随课程教学进行,具体内容及安排由各公司根据专业性质特点,结合课程进度进行安排。

6)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按照国家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求严格落实,做到有方案有实施有考核,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及考核评价由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7)军事训练及入学教育

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有关军事训练的要求,按照公司军事训练及入学教育工作方案,员工完成规定的内容,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具体由员工工作处负责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8)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由公司组织有意义的劳动及劳动教育,培养员工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谦虚好学的精神。员工完成不低于32学时的规定内容,考核合格,获得相应学分,学分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来确定,具体由员工工作处负责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2.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新创业基础教育、科技训练活动、创业实践、各类学科竞赛(比赛)。

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2学分的《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程, 具体由老员工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各公司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来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旨在增强员工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员工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同时鼓励和倡导员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合理地、有针对性的参与科技训练活动、创业实践、各类学科竞赛(比赛)等,经公司认定报相关主管部门审定后可获得相应学分,具体由各公司负责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3.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包括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老员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计2学分,由老员工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加强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教育部办学条件标准和实验教学需要,统筹规划,增加实验室面积和教学仪器设备套数,更新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与环境。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公司与行业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完善合作育人机制。每个专业需建立专业对口,数量充足、长期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2.健全实验室开放机制

进一步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推进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利用率。通过建立配套政策和措施促进实验室开放共享,针对不同功能和类别的实验室探索不同的开放共享形式。

3.强化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为适应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制定激励政策,鼓励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到实践一线从事实践教学和管理工作。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引进或聘用企业高技能人员指导员工实习实训,推进实践教学“双导师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到企业和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制度,抓好“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培养工作。

(三)实践教学管理

1.加强实践教学计划管理

相关实践课程需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及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安排、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设施条件、考核方法等。相关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案由课程承担单位负责制定,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案经公司审批后,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

2.加强实践教学运行管理

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都要做到6个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落实和考核落实,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全程管理与监控。

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为必修学分,实验教学学分按实验教学大纲规定执行。

员工科技训练活动、创业实践、各类学科竞赛(比赛)等学分每学年汇总一次,员工根据获奖证书和相关证明材料首先向各公司提出申请,各公司审定后向员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公司主管部门审批。

3.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根据各实践教学环节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项目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体系及质量标准,完善实践教学的检查和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评价和考核,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建设与管理

进一步修订规范各类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完善检查和质量监督措施,各院(部)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制订本院(部)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

三、组织实施

1.组织领导

集团成立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践教学工作统筹规划。各院成立实践教学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落实。

2.职责分工

教务处负责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工作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统筹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及措施;员工工作处负责军事训练及入学教育、劳动教育的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老员工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实践的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院(部)具体负责有关实践教学的管理、组织与实施工作,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老员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有关要求

1)各院(部)要形成各自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实施方案,分类制定专业实践教学标准,按要素对实践项目进行课程化建设,教务处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员工工作处、各院(部)要积极设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员工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2)各院(部)要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好实践教学目标任务、过程管理、考核评价等实践教学环节。要倡导和支持员工发挥专业特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积极动员并组织员工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力争取得优异成绩,要对应上级各学科竞赛,设计开展校内的竞赛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到活动中来。

3)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员工工作处、老员工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各公司要按照教学要求,不断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及入学教育、劳动教育、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建立健全各类实践教学档案,不断完善老员工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体系。

4)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各实践环节的组织实施单位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单位,要加强所负责实践环节的安全管理,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管教结合、从严管理”的原则,实践教学开展前需加强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规范的学习,增强实践教学安全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规范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切实将实践教学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过程化管理意识,为实践教学安全提供全力保障。

 

 

千亿球友会

2022411

Copyright © QY-千亿(球友会)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